南宫市农业农村局对政协南宫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

体裁分类: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5-07-20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29     字体:[  ]

南宫市农业农村局

对政协南宫市第十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

 

崔庆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南宫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始终将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作为监管核心。一是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以《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依据,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监管体系,重点覆盖种植养殖基地、加工环节、流通销售三大环节。开展“原料基地备案管理”,对纳入备案的种植养殖主体实施动态监测,确保原料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生产许可+日常巡查+飞行检查”组合监管,重点核查生产环境、工艺流程、添加剂使用等关键点。二是强化风险防控与抽检监测。针对我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类,制定年度专项抽检计划,增加对农残、重金属、微生物等关键指标的检测频次;依托省级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建立“快速检测+实验室确证”联动机制,对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同时,指导企业建立自检实验室或委托第三方检测,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三是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接入追溯系统,实现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销售去向等数据全程可溯;对小微加工主体推广“二维码溯源标签”,通过“一品一码”提升消费透明度,倒逼企业规范生产。

    立足职能,从标准引领、品牌培育、技术升级三方面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引导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鼓励本地企业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等机构合作,针对我市优势农产品,开发即食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对成功转化科研成果的企业,在专利申报、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二是培育区域公共品牌与拳头产品。支持“南宫黄韭”“南宫大枣”等地理标志产品拓展深加工赛道(如黄韭汁、枣泥糕等),推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指导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三是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引导小微企业向园区集聚,共享检验检测、冷链物流等公共服务;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原料基地与加工联动机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链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

    今后,为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可持续方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