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治指导意见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1-04-14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76 字体:[大 中 小]
目前,我市小麦正处于孕穗期,随着近期气温上升,加之我市小麦普遍田间密度较大,为小麦红蜘蛛、蚜虫,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部病害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据近日我局技术人员在北胡、垂杨、苏村、西丁、紫冢等乡镇办调查,麦田麦蜘蛛严重地块最高密度300头/尺/行;小麦蚜虫最高密度220头/百株,个别地块茎基腐最高病株率2.5%。为此,我局提出如下防治技术意见:
一、防治措施
近期小麦需重点防控纹枯病、茎基腐病、茎基腐病、根腐烂病、白粉病等,蚜虫、麦蜘蛛,兼顾白粉病、条锈病等。一是农业措施。清沟理墒,合理施肥,科学化控,控旺促弱,培育适宜群体数量;二是生物防治。人工释放异色瓢虫、蚜茧蜂等天敌控制蚜虫;使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苦参碱、耳霉菌等生物农药控制纹枯病、蚜虫。三是药剂防治。推荐使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等高效低毒低风险化学农药以及生物农药,用足水量,确保效果。
二、病虫防治技术
1、纹枯病。小麦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丙环唑、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
2、茎基腐病。在返青、拔节期,选用戊唑醇、丙硫菌唑对准茎基部喷施防治。扬花初期叶面喷施丙环唑、戊唑醇等防治根腐病。
3、蚜虫。当苗期蚜量达到百株500头时,应进行重点挑治。穗期田间百穗蚜量达800头时,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控制。
4、麦蜘蛛。在返青、拔节期,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达200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除草、施肥、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控制。
三、注意事项
1、施药要在无风或微风晴天,平均气温达10℃以上进行,以免出现药害,喷药时间以上午9点后下午4点前为宜。
2、要严格掌握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配药时使用可湿性粉剂的应采取二次稀释法,施药时要采取倒行或侧向直线行走方式,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不要惜水不惜药。
南宫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