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强降雨农业生产建议来了!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1-07-11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70     字体:[  ]

玉米苗期应对强降雨


一、农田长时间积水,土壤严重缺氧,农作物会窒息死亡。因此,强降雨后如果出现田间积水情况,应及时疏通田间沟渠,或借助排水机械,尽快排出田间地表积水;并通过挖泥涝沟等方法,渗出耕层滞水,排出田外。


二、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因长时间雨水浸泡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正常生长。进行中耕松土后,可破除板结,散墒透气。时间宜掌握在排水后地面泛白时为宜,中耕宜浅不宜深,一般以4-5厘米为宜,应连续中耕2次为好。


三、结合喷施叶面肥搞好苗期病虫害防治。玉米苗受淹后根系吸收能力降低,为促使积水地块玉米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可用浓度2%尿素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喷雾,每隔3天喷1次,一般喷2一3次即可,由于积水后田间湿度大,玉米宜感染病害,所以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做好病虫害防治。


四、追施速效氮肥和钾肥。由于被水淹泡以后的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可以在心叶末期或拔节期,等玉米苗长势恢复后,每亩深施尿素10公斤、钾肥2公斤。


五、如果出现玉米苗倾斜倒伏现象,不用人工扶起,以免造成根系的二次伤害,由于作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倒伏倾斜的植株会自然恢复直立生长。有条件的,可以把叶片、茎秆上的糊泥掸掉或洗净,以尽快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六、玉米苗期遭受雹灾,只要生长点未被砸坏,一般就不要轻易翻种,应采取以上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当前,玉米生长进入雨季,要防患于未然,及时疏通田间沟渠,做好防大汛、抗大涝的准备工作。



蔬菜生产应对强降雨



一、及时清沟排水。如遇连续下雨天气,应及时清理田间沟渠,疏通排水渠道,想方设法排除田间积水,尽量减少蔬菜受淹时间,并适当培高畦面,降低菜地水位,促进植株根系生长。


二、加强蔬菜病害防治。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叶菜类软腐病,瓜类疫病,豆类根腐病,茄果类早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许多病害容易发生。保护地蔬菜应及时开棚通风透气,以降低棚内湿度,清洁田间,以利通风降湿。应抢晴天选择针对性药剂及时防治,减少各类病害的发生。


三、加强肥水补给。当前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正处于生长旺季,对肥水的消耗大,应及时给予补充。露地瓜菜经雨水冲淋,肥料流失,也要及时追肥。薄肥勤施,以及时补充养分和增强植株抗病性。对受淹田块水排去后应及时清理蔬菜,受淹轻的可喷施碧护、爱增美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浇施促根剂,促进壮根护苗,恢复生机。


四、及时抢收抢播。对于已成熟的蔬菜要及时抢收,减少损失;对于长期淹水、大部分植株死亡或严重影响产量的蔬菜地,应抓紧安排后作,播种耐热青菜、小白菜、苋菜等速生叶菜为主,或改种豇豆、黄瓜等蔬菜,以尽快恢复市场的鲜菜供应。


五、采用避雨栽培。充分利用大棚设施,采用避雨栽培(掀开塑料大棚两边裙膜,保留大棚顶膜覆盖),避免雨水直接淋刷和田间积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可结合使用防虫网,在大棚四周围用防虫网,以阻挡害虫成虫飞入棚内产卵危害,可减少使用杀虫剂。



食用菌生产应对强降雨


一、菇棚加固:可用木桩、毛竹、铁丝等进行菇棚加固,仔细检查菇棚顶部及周边遮阳网、电线等设施的情况,如有受损应及时修复。


二、地势低洼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容易积水,应加强周围的排水沟清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准备一排量合适的水泵,及时清理积水,尽量不要让最下层菌棒浸水引发缺氧窒息死菌和后期不易出菇的现象。


三、如果菌棒受淹,将受淹、受埋菌棒及时清理出来,用2%石灰水擦洗干净菌棒表面后,移至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场所堆放。


四、加强通风降温降湿,使菌棒堆放场所保持阴凉、通风、低湿状态,减少在后期高温季节的烧菌烂棒现象发生。


五、要及时对被水淹过的食用菌生产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待天气转晴后用石灰粉喷撒一遍,预防病虫害发生,特别注意防治螨虫类。



果园应对强降雨


一、开沟排水、清理污泥杂物。暴雨后应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渠,尽早排出果园积水,使土壤恢复干爽,避免果园积水造成死根烂根。


二、树体保护。倒伏的树要尽快扶正,并设支架支撑固定;外露的根系要重新埋入土中,搞好培土覆盖。及时剪除部分果树叶片,由于受水淹的影响,果树根系呼吸作用及吸收养分能力减弱。


三、根外追肥。树体受涝后根系受损,吸收肥水的能力较弱,不宜立即根施肥料,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进行根外追肥。


四、适时松土。水淹后园地土壤板结,待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进行松土。


五、病虫防治。风雨过后宜诱发各种病虫害的爆发,应加强对果园病虫害的防治。


六、及时修复设施。应及时整修被毁坏的避雨棚等果园基础设施,保证果树的正常生产。



畜禽养殖应对强降雨


抓紧加固设施大棚和畜禽圈舍,清理疏通畜禽场排水系统,防止发生大面积内涝。


对受淹的畜禽圈舍、用具和养殖水体等全面消毒,做好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开展紧急强化免疫,消除疫情隐患。病死畜禽及其处理产物不可随意乱弃或存在露天堆放现象。对因灾死亡畜禽,要及时收集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屠宰死亡畜禽,严防死亡畜禽及其产品流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