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防治韭蛆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1-09-02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23 字体:[大 中 小]
9月份,是防治韭蛆的关键期。韭蛆是危害韭菜的主要害虫,它的成虫是一种黑色的小蚊子,身体的长度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见普通蚊子的四分之一,主要是以幼虫危害韭菜根上部的鳞茎和茎基部,造成枯叶或死棵,严重影响韭菜的品质和产量。
韭蛆的发生危害特点: 韭蛆的成虫把卵产于土缝、植株与土缝间的缝隙和叶鞘缝隙,由于卵很小,肉眼难以发现。幼虫主要群集在韭菜植株的鳞茎,也就是根上部茎基部膨大部位,每株几头或几十头,其实只有几毫米,但它的取食能力却很强。严重发生时密密麻麻地布满韭菜的根葫芦内,钻食危害,使韭菜叶枯黄,幼茎腐烂而死,严重者韭菜整株死亡。韭蛆一年能发生4代。土壤湿度是韭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黏土田较沙土田发生量少。 韭蛆如何防治: 成虫的防治。一是诱杀成虫。一进入9月,用糖、醋、水配制诱杀液,比例为糖1.5斤、醋1.5斤、水7斤。用口径40~50厘米的盆装诱杀液,盆底离地面1米左右,每亩设5个点儿放置5盆儿,诱杀液离盆口1-2公分,并注意添加诱液,保持液面高度。另外也要注意降水的影响。一般秋季诱杀要持续一个月左右。二是喷雾防治成虫,减少田间的虫量。 幼虫的防治,主要采取灌药的方法。根据种植形式分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 露地韭菜,9月上旬白露左右必须灌药。 第二种形式是冷棚韭菜,9月上旬韭蛆严重为害时,要进行第一次用药;扣棚后,待地温充分回升,韭菜长到2公分时,要进行第二次用药;第二年的5月上旬要第三次用药,消灭越夏韭蛆。 第三种形式是暖棚韭菜,9月上旬秋蛆严重为害时,要第一次用药;扣棚后,韭菜长到2公分时,进行第二次用药;收获第一刀后,进行第三次用药;以后停止用药,出于韭菜养根的需要,5月上旬必须再用药一次。 用药的方法是: 一般是随水浇灌,用50%的辛硫磷乳油亩用量一斤半;或48%的乐斯本乳油亩用量一斤;或亩用50%的辛硫磷一斤半加10%的吡虫啉一两。灌药时一定掌握好用药量,最高不能超过推荐用量的20%,以免造成韭菜干尖儿。特别注意的是,辛硫磷的安全期为7天,乐斯本的安全期为10天。等过了这个安全期再进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