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晚收有多重要?不然亏大了!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1-09-11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20 字体:[大 中 小]
目前,全国玉米将陆续进入收获期,玉米收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需要早点知道,这样才能够未雨绸缪,为玉米的高产有序收获打下基础。为了更好的适时收获,颗粒归仓,做到增产增收!
今年夏种期间,受小麦收获偏晚等诸多因素影响,多地玉米播期普遍较常年推迟5~7天,如按正常年份收获,玉米成熟度不足,将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玉米适期晚收,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单产,是一项不需要增加任何投入即可增产的重大节本增效实用技术。
但是,当前一些地方种植的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籽粒尚未停止灌浆,这些品种往往被提前收获,造成光热资源浪费,玉米产量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粮食产量的增长。
玉米收获要改过去“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为“苞叶干枯、黑色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一般可晚收5~7天。
玉米的成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因此,完熟期是玉米的收获期;若进行茎秆青贮时,可适当提早到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
玉米是否进入完全成熟期,可从其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包叶成黄白色、而松散,籽粒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一、看玉米生长特征,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因此,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若乳熟期就过早收获,这时植株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正向籽粒中输送积累,籽粒中尚有45%~70%的水份,此时收获的玉米晾晒会费工费时,晒干后千粒重大大降低。 据试验,乳熟期收获一般可减产20%~30%,而且品质明显下降。完熟期后若不收获,这时玉米茎秆的支撑力降低,植株易倒折,倒伏后果穗接触地面引起霉变,而且也易遭受鸟虫危害,使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在其植株正常成熟情况下,可以从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乳线是玉米粒胚(即通常所说的玉米脐,可用于榨油——玉米胚芽油)与胚乳(即食用玉米的主要部分,富含淀粉)的分界线,黑层(或为黑色层)是玉米粒与穗轴的分界线。当玉米粒黑层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时,说明玉米趋于成熟。玉米晚收还能够增长蛋白质、氨基酸数量,提高商品格量。玉米恰当晚收不仅能增长籽粒中淀粉含量,其余营养物质也随之增长。另外,适期收获的玉米子粒丰满充实,子粒比较均匀,小粒、秕粒显然减少,子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 当前生产上运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景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子粒尚未停滞灌浆。这些品种经常被提早收获。生产上,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散,籽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懈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也最高,能够作为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推算时间,确定玉米收获期。一般情况下,按玉米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为宜。可在正常播种之日起、土壤能够正常出苗计算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 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利用人工及时进行扒皮晾晒。亦可推广新型玉米扒皮机进行扒皮,可节俭大批人工。听好天气预报,在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