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市首届非遗购物节之秸秆艺术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时间: 2023-06-09      发布机构: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52     字体:[  ]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推动非遗助力“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打造。南宫市文化馆联合我市非遗传承人,一起为非遗产品和消费者搭建平台。让非遗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真正做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扎花灯,放花灯,是从古代起劳动人民在生产劳作之余,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特别是春节、庙会之际,花灯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扎花灯的材料有竹、藤、麦秆、高粱杆等。在黑龙港地区,缺少竹藤,土地盐碱,没有灌溉条件,且十年九旱,旧时人们为了养家糊口,多种些即抗旱、又耐盐碱的栗、梁、豆之类农作物。高粱大面积种植,高粱杆处处皆有,从而高粱杆成为人们扎花灯所需材料的首选。

  用高粱杆扎花灯,材料易得,变废为宝。把只能当柴烧的高粱杆,通过人们的巧妙构思,灵巧的双手制成各式各样的花灯,鱼灯、跑马灯、仿宫灯等等。在春节或庙会的花灯会上展示,博得人们的称赞和好评。

  用高粱杆扎花灯,不用任何黏粘材料,完全凭一把刻刀,经过裁剪刻划,采用杆卯相互咬合将杆与杆连接,既坚固结实,又巧夺天工。这种技术,不是人人都可掌握的。只有心灵手巧心无旁骛的人在传承人的指导下,经过千百次的练习实践才能熟练掌握。否则差之毫厘都会导致制作失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寇的烧杀抢掠,冀南地区人们制作花灯的活动一度消声遗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有恢复,但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花灯的制作又进入低谷,人们只有在春节时制作一些简易的灯笼,挂在自家的外门,以示庆祝,再也见不到那种百花齐放的精彩。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热情再度被点燃。青年才俊王学信决心把濒临失传的花灯制作技术传承下去,通过访问、学习、实践,在六、七代花灯传承人王经需、赵福友、王永起的指导下,终于制作出了精彩的花灯。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出了“中国结”“中国梦”匾额等新颖作品,大大丰富了高粱杆工艺品的制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