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设施短板 健全配送体系 推动企业升级我市着力完善县域商业体系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其他           发布时间: 2023-10-27      发布机构:商务局      浏览次数:38     字体:[  ]

果蔬、肉蛋、零食、日用品、小家电……村镇超市里货丰价廉,让村民们享受便捷的购物体验。

金秋时节,正值丰收季,村庄门口,一辆辆满载快递包裹的汽车疾驰而来,把货送到村头;田间地头,新鲜的瓜果蔬菜装车,运往各地市场。
近两年,我市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以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三点一线”为重点,加快推动县域商业网点设施、功能业态、市场主体、消费环境、安全水平改造升级,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补齐商业网点短板 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新鲜的水果蔬菜、海天蚝油、洗衣液……日前,在内丘县柳林镇商贸中心,该镇郝交台村村民和美美不断将心仪的商品放入购物车。她说:“商贸中心面积比以前大了好多,商品也丰富了很多,食品、日用品、小家电都有,大都是知名品牌,价格也合理,而且离家近,骑电动车几分钟就到,购物十分方便。”
一年前,柳林镇商贸中心还是一家只有一百多平方米的普通农村超市,不仅商品种类少,没有瓜果蔬菜肉类,而且能够选购的品牌也很少,村民要想买大件、高端商品,只能去县城里的购物广场。
柳林镇商贸中心的变化,得益于我市推进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去年,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乡村振兴局联合出台了《邢台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的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末,将我市14个县分四批纳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中,临西县、平乡县、内丘县作为第一批先行试点县启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内丘县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在9个乡镇新建或改造商贸中心,临西县在9个乡镇建设商贸中心,平乡县在6个乡镇建设商贸中心。今年3月,3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升级后的商贸中心,客流量明显增长,每个单体店销售额都是原来的数倍,得到商家和周边群众好评。
今年,我市推动清河县、沙河市、威县、柏乡县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建或改扩建乡镇商贸中心36个。目前,已完成32个,其他项目将在10月底完成。此外,年底前,4县(市)每个行政村至少建成1个以上,可为村民提供日用消费品、农资、电商、电信、金融、邮件快件代收代投、涉农信息服务等多样化服务的夫妻店、小卖部等村级便民商店。同时,支持供销社、邮政快递企业建设村级服务站点,满足居民就近便利消费和基本生活服务。
推动商贸企业升级 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米面肉蛋奶、水果蔬菜、饼干面包、锅碗瓢盆、电热壶、服装鞋帽……每一到三天,沙河金家佳超市的物流配送车满载着生活必需品和日常用品,前往该市8个乡镇商贸中心和242个行政村便民商店送货。
“今年按照国家县域商业建设目标任务的要求,我们建设了沙河市海强商贸物流中心,配备自动化包装、分拣、装卸设备,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为全市乡镇商贸中心和村便民商店提供配送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金佳家超市负责人说,目前,他们年配送额5000万元,年吞吐量1万吨。
商贸流通连接生产和消费,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慢、市场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年以来,市商务部门着力推动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农村邮政、供销、电商、物流、快递、商贸流通等重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投资、业务联结等方式,向乡村延伸网络,发展数字化、连锁化经营,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服务。鼓励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主体探索订单生产、参股份红等利益分配联结机制,引导带动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各类主体,加快培育一批产供销协同高效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企业。
构建物流配送体系 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
清晨7点,清河县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百灵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院内,快递车与分拣工人便开始忙碌起来,按照设计好的23条行驶线路,前往全县320个村庄。
该中心配备智能化分拨快件流水线与半自动化分拣设备,日均处理快递包裹5万单。每天早上7点和下午1点30分两次配送。同时,建立村级站点102家,直送线路58家,实现全县县乡村快递服务全覆盖。
物流配送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市商务部门积极推进县级物流中心建设改造,完善设施设备,开展仓储、分拣、中转、配送等开放型服务。发挥邮政、供销基层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建立物流管理信息共享系统。支持基层供销合作社、乡镇物流中转站共建共享,提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完善农村物流末端网络,以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便利店、夫妻店、邮政点、电商网点等为载体,建设改造一批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实现物流配送村村通。(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高敏 通讯员 李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