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雨后秋收秋种工作的技术指导意见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2-10-02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85     字体:[  ]

101日至今,我市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目前全市平均降雨量80.8毫米,部分乡镇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据气象部门预计至3日夜间降雨过程结束。此次降雨过程彻底解除了近期气象干旱,总体对未完熟的秋作物灌浆和冬小麦足墒播种有利,但降雨过程也导致部分地块形成积水,对秋作物收获和下茬播种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为切实抓好“三秋”农业生产工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力争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夏粮种足种好。就当前秋收秋种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是抓紧开展排涝散墒:

    针对田间积水内涝严重的地块,降雨结束后要抓紧组织人力机械,疏渠开沟、加紧排涝,降低田间水位。寒露后气温逐渐下降,地表水分蒸发减缓,排涝后应视作物成熟度和田间湿度开展抢收,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秸秆、翻耕晾晒散墒,及早调整土壤至待播状态;对于没有排水条件、冬前确实无法播种冬小麦的地块,可在明年早春适时开展春播。

    二是抓好秋作物抢收晾晒:

    对于未完熟的秋作物,此次降雨对籽粒灌浆有利,适期晚收可以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可以视成熟度情况,等到田间湿度适宜机械下地时,推迟至10月中旬收获;对于已经完熟的地块,可以视散墒情况适当推迟收获或采用履带式收割机及时收获,也可以等到籽粒含水量降至28%以下、机械可以进地时直收籽粒;对于出现大片倒伏的地块,要抓紧组织人工抢收。收获后的玉米、花生等作物要及时烘干或者晾晒,防止霉变发芽。

    三是强调适墒耕翻整地:

    要在适耕期范围内整地,即要求土壤含水量适宜,翻后耕地上松下实,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标准。尤其黏重土地需要注意耕翻“宁晚勿烂”,如果土壤水分过大,翻后易形成黏条,干后变成死坷垃,即使多次整地也难耙碎,影响小麦正常出苗和生长。为节省农时、减少机械作业次数、减轻机械碾压影响,提倡使用可以一次性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的小麦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

    四是种足种好今秋小麦: 

    受此次降雨影响,预计今年小麦播种期集中在10月15日~25日,略晚于适宜播期。总结应用去年晚播麦生产管理的成功经验,把好小麦播种基础关,落实好优质抗逆品种、种子拌种包衣、播期播量配合、精细整地播种、精准配方施肥、适时除草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为明年小麦春季管理赢得主动。

南宫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