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邢台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372号建议的答复

体裁分类:人大代表建议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发布时间: 2021-11-03      发布机构: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38     字体:[  ]

李光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多渠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4个省级推进县(镇)之一,南宫市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多渠道、多手段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涉农政策、项目、资金倾斜使用,有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南宫市段芦头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于20211月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的通知》中通过审查。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2020年以来,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我市积极谋划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南宫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指导下,制定了《南宫市乡镇国土空间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了编制工作委员会,建立了乡镇政府组织编制、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督促指导、村民积极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根据《河北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要求,编制完成了《南宫市村庄布局专项规划》,依据《河北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要求,对我市456个村(居)委会分类整合(城中村14个、城乡融合类61个、集聚提升类类325个、保留改善类56个),需编制196个单元村庄规划,其中合并编制105个,包含328个村庄,单独编制91个。目前,196个单元村庄规划已编制完成初步成果。

今后,我市将持续完善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继续深入研究村庄布局。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基础资料再调研,并广泛征求社会及村民意见,全面了解乡镇和村庄现状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从而确保规划贴近民意、符合实际,达到能用、管用、好用的目的。二是继续深化规划成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统筹考虑村庄一体化发展,合理预测村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宅基地整理、未利用地整治改造,留足发展空间,推进村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安排村庄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各项建设。

二、开展农业地质调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要求,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推进,保证高标准农田既要建得好,也要管得好,还要用得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质、乡村振兴提效、农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农用地整理方面,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突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统筹推进低效林草地和园地整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在建设用地整理方面,统筹农民住宅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以及其它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约化水平,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用地。

严格完成两个5%”任务,整治区域内预计新增的耕地面积,不低于现有耕地的5%;永久基本农田增加面积也将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不少于调整基本农田面积的5%进行落实。

三、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人居环境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加强人居环境体系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大气污染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运行管护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在农业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中高度重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开展对农业种植的景观设计,要基于农业生态和景观生态原理,推进农田质量建设;在工程技术尺度上,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应用。

通过对村庄环境整治,结合村庄整治、空闲地、荒地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将村内村内生态点、线、面结合整体修复,综合打造生态系统复合格局。生态保护红线内其他区域,按照禁止开发区域管控要求,生态廊道建设、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修复工程外,原则上不安排工程。适当采取工程、技术、生物等多种措施,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自然生态要素进行保护和修复,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高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弹性,全面提升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生态源地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区域,生态廊道是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区域。针对现有的清凉江和清桥渠流域,从生态联通的角度和完善功能的角度,采取水网串联,绿廊相接的手段,规划对清凉江进行生态保护修复,进行污染清淤,河道治理,引水造水工程,增加区域内水网联通,增强水体流通性,沿江种植绿化,加大水体保护力度,增设警示标志,配备专人监督检查,严格管控排入水体。同时逐步实现水体应用,游憩、集水功能,使大地土壤自然渗透系统又反补地下水,补充水源,生态系统实现始于水源,终于水源的良性循环。水网四周种植绿化,形成自然绿廊系统,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其次各个集水结点又形成绿岛分布,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提升生态环境效益。全面优化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富裕。

按照我市制定的《南宫市农村黑臭水体再排查再整治工作方案》《南宫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长效机制落实意见》等文件要求,持续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一是以行政村内村民主要聚焦区向外延伸1000米范围内、乡级以上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积极组织各级网格员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严防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畜禽养殖污水排入坑塘,防止各种水体变色变质、散发异味、水质超标等黑臭水体出现,逐坑塘、逐水体开展拉网式巡查和排查,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二是对符合排查范围存有水体的河塘沟渠,明确责任人,定期开展水质检测,符合黑臭水体指标的,纳入农村黑臭水体台账,并严格按照有关整治要求实施治理。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村广播宣传黑臭水体形成及危害,引导群众改变生活陋习,落实好村规民约等管理制度,同时对于易形成黑臭水体的河塘沟渠采取围档、设置警示牌等措施,形成防治黑臭水体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长效机制,严防农村黑臭水体出现反弹,对登记造册的河塘沟渠加强常态化巡查,完善台账档案,密切关注长期存有水体的河塘沟渠,发现水质变化及时开展水质检测,确保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市水务局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思路,对未来几年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积极谋划。为确保我市生态补水取得更好的效果,进一步利用引黄水源替换地下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020年我市对清凉江南宫市段12.2km补水河道进行了清理整治。下一步还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通过河道治理工程、增加地表水调水量及拓建多种引水渠道等方式,由此满足河渠沿线村庄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目前已将相关河道清淤整治列入项目储备库,力争利用十四五期间使南宫市实现河河连通,河河有水的工作目标。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完成了保护区的划分及规范化建设工作,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检测和环境违规问题排查,今年1-3季度水质达标率100%

我市目前15个乡镇办共配有14个垃圾中转站,其中有13台水平压缩设施和1台垂直压缩设施,配备13辆密闭式垃圾运输车辆。设村庄垃圾收集点690处,现有垃圾收集车1215辆,保洁员1378人。近年来我市年均处理农村垃圾65700吨,202166日起全部转运至威县焚烧厂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按照《2021年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和《邢台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文件精神,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专班对15个乡镇办每月进行考核排名,将问题反馈,进行立行立改,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以农业高质量赶超发展为主题,以千斤粮、万元钱为抓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重点围绕打造华北最大冬桃基地南宫黄韭两个特色优势产业。2021万元钱种植业任务面积10.71万亩,截至目前完成11.5万亩,完成比例107.4%。主要发展万元钱作物种类为果树面积3.3万亩(其中桃树面积3万亩)、蔬菜面积1万亩(其中黄韭面积0.3万亩)、中药材面积0.6万亩、特色杂粮面积6.1万亩、优质饲草面积0.3万亩和其他面积0.1万亩。按照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打造一乡一品,力争百亩以上新增面积达到60%以上的要求,落实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种植基地3个、麻山药500亩以上种植基地3个、500亩以上蜜薯种植基地2个、500亩以上水果玉米种植基地3个、500亩以上苜蓿种植基地3个,500亩以上黄韭标准化种植基地2个,千亩以上蜜薯种植基地2个和千亩桃树种植基地5个。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土地综合整治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剂。为了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0年我市实施了省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先建后补整县推进项目,完成78个村67万平方米的主街道路肩和巷道硬化提升项目。今年,我市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94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28个村庄的道路整治、道路照明及坑塘河渠护坡等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可研、可研评估、财政评审已完成,招标公告已上网,预计10月底前项目开标,11月份项目进场开工。

段芦头镇主要以发展羊绒加工、合金刀具加工、物流为主,该镇现有产业包括商贸物流、羊绒工业、机械、电商、农副产品加工等,羊绒工业段芦头镇特色支柱产业。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建设用地的城乡统筹,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村庄用地无序化、农村发展低散弱等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在此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我市注重生态环境的整治,把零散的、分布不均的耕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耕地,将质量等别不高的耕地改造成质量等别高的用地,将低效用地整合成节约发展用地,同时提升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工业区的优势,吸引外来投资,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模式+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规划,将区域划分为东部生态体验区、中部产业发展区、西部现代农业区。

利用该镇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持续发展高科技羊绒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将两个产业打造成为段芦头镇特色支柱产业。同时利用依托紧邻清河县城的地理和产业优势,在清凉江一带打造开发区合金园。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羊绒、设备制造、森林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成长,以羊绒产业升级和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业加工、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等二、三产业发展的要求,发挥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作用。

通过农用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低效园林地改造、低效建设用地整理、土壤污染治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整治工程,加大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力度,集中土地资源要素,优化土地空间布局,建设布局集中连片、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的羊绒产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形成农业+文化旅游、农业+休闲养生、羊绒产业+电子商务+加工物流的融合发展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