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宫市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 技术意见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2-04-15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76     字体:[  ]

目前,我市小麦即将进入孕穗期。虽然去秋小麦播种期间,受秋汛影响播期拉长、播种普遍偏晚、冬前弱苗比例大、苗情基础差,但在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小麦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各项促弱转壮措施得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宣传范围广、频次多、效果好,目前来看总体春季苗情转化升级十分迅速,长势基本已经接近常年水平。同时,今年小麦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后期潜伏的风险依然较大,在生产上要特别重视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切实抓好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促弱转壮措施最终取得实效。      一、 当前小麦生产存在问题

当前小麦生产形势总体向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需要做好防范:一是部分麦田群体较大,利于病虫害发生。由于春季温度高,春生分蘖增加较快,无效分蘖和弱小分蘖多,再加上晚播麦基本苗大,平均亩总茎蘖数高于常年,病虫害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病虫害发生条件预测,小麦中后期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流行可能性较大。二是据市气象部门预测,预计4月份气温较常年偏高0.5~1℃,且冷空气活动可能较为频繁,穗分化进程缩短不利于形成大穗,“倒春寒”威胁较大,对小麦穗部发育生长不利。三是3月下旬小麦正处于起身-拔节期,期间以多云天气为主,日照数交往年偏少不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加上群体偏大,容易造成基部节间茎秆细弱,加大后期倒伏风险。

二、 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要以“一保两增”(保穗数、增粒数、增粒重)和“三防”(防倒伏、防早衰、防病虫害)为核心目标,突出抓好肥水运筹、“一喷三防”和各项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措施,确保抗灾夺丰收。

(一)科学运筹肥水管理

目前我市主体麦田第一次肥水管理已经基本结束,由于返青期弱苗比例大,为促进弱苗早春转化,有相当一部分麦田采取了分次施肥方式,要在拔节后期-孕穗期抓好冬前弱苗、“一根针”和“土里捂”麦田的第二次肥水管理,结合灌溉亩追尿素7~10公斤。对于过旺麦田,拔节后期开始追肥,结合灌溉亩追尿素12~15公斤

对于地力水平较高、前期追肥充足的麦田,可在小麦开花期至开花后10天左右浇足扬花灌浆水;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追尿素5公斤。此期浇水要注意避开大风天浇水,以防止倒伏。

(二)综合防控病虫害

根据发育进程,小麦拔节孕穗期要及时开展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红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密切监测白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小麦抽穗以后,要抓好“一喷三防”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配喷雾,一次喷施,达到防病治虫抗干热风的目的。在药剂选择上,要注意轮换用药,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推荐使用的杀虫剂有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等;杀菌剂可以选用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

(三)注意加强防灾减灾

要特别注意4月中下旬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天气,在寒流来临前,通过灌水平抑地温或者喷施芸苔素内酯、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增强小麦抗低温冻害能力。同时,小麦灌浆后期要注意预防干热风灾害,在小麦孕穗至扬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增强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在干热风出现前3~5天采用喷灌方式少量灌水,减轻干热风危害。

(四)适期收获科学储藏

提前做好小麦收割机的检修等准备工作,在小麦成熟后及时进行收获,待晾晒至籽粒含水量13%以下入库储藏,确保颗粒归仓。优质专用小麦还须注意收获时单收单运单储,防止混杂。

 南宫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