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2年秋季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时间: 2022-10-19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11     字体:[  ]

    为做好2022小麦播种工作,确保我市小麦生产良好的丰收态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参照《邢台市2022年冬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意见》,研究提出今年我市秋季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确保面积、稳定产量、提质增效”为目标,认真总结我市20212022年度小麦生产中促弱转壮、抗灾夺丰收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作用,全面推广普及节水抗逆保优丰产技术,突出重点区域,持续实施“增施有机肥”、“浅埋滴灌”和“全程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降低水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小麦平均产量、提升小麦整体质量,带动总产量和总收益稳定增长,确保我市小麦生产持续丰产稳产和优质高效。

    二、生产形势

    (一)有利因素

    一是国内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国家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小麦种植效益显著增加,农民种麦积极性和采用先进技术的主动性明显提高。

    三是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总体充足,今年68月麦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0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达100mm以上,土壤墒情充足,有利于小麦播种和苗期生长发育。

    (二)不利因素

    一是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土传或种传病害在我市部分麦区发生较重。受气候影响,麦蚜虫和红蜘蛛发生较为普遍,局部地块金针虫、蛴螬危害较重。雀麦、节节麦、看麦娘、猪秧秧等恶性杂草防控难度依然较大。

   二是部分地区依然存在整地质量不高、播种质量较差、播后镇压不到位、播期播量播深不适宜、冬前群体偏大等问题,不利于形成冬前壮苗。

   三是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农业自然灾害防范形势严峻复杂,防灾减灾任务异常繁重。小麦在田时间长,生育期内干旱、冻害、风雹、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威胁。

   三、今秋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

    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是“保证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要牢固“节水、节肥、节药”的绿色生产理念,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狠抓“精耕精播、适期适量、足墒足肥、有效拌种、播后镇压、杂草秋治、巧灌冻水”等技术措施的落实,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科学抗旱抗寒、防灾减灾,夯实明年夏粮丰产稳产基础。

(一)选科学布局品种,节水提质增效

    选择适宜品种,要根据本地生态条件、地力、生产水平和不同品种近年来对重要灾害的抗逆表现,兼顾品种抗旱、抗寒、抗病、抗倒等抗性,注重品种的节水抗逆防灾综合能力。主要发展节水抗旱优质中强筋小麦种植,促进我市小麦优质专用全面发展。

    今年我市主推的节水稳产品种为:马兰一号、婴泊700、农大399、邢麦7号、石麦22、衡4399、衡观35、邢麦6号、冀麦325、冀麦765、邢麦13、石4366、衡0628、河农6331等。

(二)坚持足墒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足墒播种是确保小麦一播全苗的关键技术,也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小麦播种土壤耕层足墒的标准是:壤土地含水量17%~18%,沙土地16%左右,黏土地20%左右。底墒充足时可趁墒播种。

    (三)播期播量匹配,创建合理群体

    合理群体结构,提高一、二类苗比例。适期播种是确定合理播量的前提。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4~16℃为适宜播种期。在适宜温度下播种,从播种到越冬前的活动积温要达到500~600℃,小麦个体长势达到主茎叶5~6片、株茎数3~5个的壮苗标准。在一般年份,我市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8日~18日,保证亩基本苗20万~25万,超出适期范围后每晚播1天每亩增加1万基本苗,霜降后播种亩基本苗可达到45万。对于整地质量差、土壤表墒不足的情况,播量可适当增加。粘土地要适当增加播量。根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结合播期准确计算播量。

    (四)精细整地播种,保墒健株抗逆

     推广使用深松、旋耕、分层施肥、强力镇压一体化机具精细整地,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提倡对病虫草害发生严重的地块,进行一次深翻作业。对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深松一次。推广采用≤15厘米等行距全密种植形式精细播种,播深4厘米左右,下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重播、不漏播。土壤过于喧松的麦田提倡播前镇压,可压碎坷垃、塌实耕层,防止播深过深;各类麦田建议在播后苗前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利用专用镇压器普遍进行镇压,以利于小麦出苗后根系发育,提高抗旱、抗寒能力。

    (五)精准配方施肥,节本保优增产

    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土壤基础养分数据,确定氮、磷、钾、微肥的用量与合理配比,杜绝盲目乱用多用肥料,做到减量精准配方施肥。一般地块推荐亩底施纯N 6~8公斤,P2O7~9公斤,缺钾麦田亩施K2O 5~7公斤。按照全国小麦产区氮肥定额用量(试行)要求,麦田亩总施氮不高于19公斤,推荐使用14~16公斤。推广深松旋耕分层施肥一体化技术,适当增施底肥,以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争取春季管理主动。提倡增施有机肥,充分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资源,替代部分化肥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 

    (六)种子药剂处理,减药绿色高效

    种子处理是实现病虫防治关口前移,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动农药减量控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有效控制种(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及苗期蚜虫等病虫害的重要举措。推广使用①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0~45毫升+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②17%吡唑?氟环唑40毫升+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③27%苯醚.咯.噻虫嗪拌种剂30~40毫升;④30%噻虫·嘧菌·咪鲜胺40克;⑤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毫升。以上药剂均兑水20~30ml,拌麦种15公斤。严禁白籽下地。 

    (七)正确选药用药,做好杂草秋治

    小麦播种后15~20天内几乎所有的禾本科杂草和大部分阔叶杂草都已出土,此时杂草草龄小,抗药性差,是开展化学除治的关键时期。当小麦3至5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日平均气温高于8℃时,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开展统防统治,以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防治雀麦可选择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2.5g,或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4g;防治节节麦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25~30 ml;防治看麦娘用15%炔草酯(麦极)可湿性粉剂40~50g等。防治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可选择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5~6.5g;或5%双氟磺草胺15g+10%唑草酮12g;或43~46%2甲·双氟悬乳剂50g等;防治麦家公、猪殃殃等,可用40%唑酮草酯水分散粒剂4g+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0g混配防治。以上药剂对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注意配置药剂时要采取二次稀释。优质强筋麦品种使用甲基二磺隆要慎重,需经安全试验后、严格控制施药浓度和时机方可使用。

    (八)因地适时冬灌,抗逆减灾稳产

    提倡因地制宜、适时适量浇好封冻水,可增加土壤墒情、踏实土壤、稳定地温,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对于土壤墒情适宜、整地质量高、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麦田,冬前可不浇越冬水。沙薄地或整地质量差、跑墒严重、秋季干旱的麦田,越冬前要适时浇好封冻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优质强筋麦田提倡灌溉封冻水。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土壤封冻前完成。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划锄,松土保墒,做到冬水春用。

    (九)因苗合理促控,赢得春管主动

    冬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越冬前要采取机械镇压或化控措施,控旺促壮。底肥不足、苗子偏弱的麦田,要结合冬前浇水,适量补施化肥,促弱转壮,为来年春季管理赢得主动。


2022年10月19日